从边塞“防秋烧荒”制度入手,来看明代对蒙古(2)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隆庆六年,宁夏巡抚张蕙主动上疏,今年北虏议和没有进犯,防秋的可以裁减大部分了,如此可以节约很多钱粮。当时的内阁大臣高珙在收到奏疏之后便迫
隆庆六年,宁夏巡抚张蕙主动上疏,今年北虏议和没有进犯,防秋的可以裁减大部分了,如此可以节约很多钱粮。当时的内阁大臣高珙在收到奏疏之后便迫不及待的要求把盈余下来的钱粮“另项收贮”,可见每年例行的防秋给明朝带来了多么大的财政压力。
明朝每个皇帝时期的防秋力度各有不同,其中以嘉靖时期防秋最为盛行,这也和明朝中后期以来愈加恶劣的边防形势密不可分。
07
为何嘉靖时期防秋独大呢?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蒙古大汗——达延汗,自他称汗统一蒙古各部以来,统治蒙古长达五十余年,使得蒙古内部稳定,发展壮大。达延汗的统一不像瓦剌的也先那样是一个松散的政治同盟,而是实实在在一体的蒙古,自达延汗以后,蒙古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成为了十分强大的力量,而明朝对蒙古以来长期建立起的优势也不复存在。
那么明朝除了调集重兵加强防御以外,又通过哪些措施来进行防秋呢?明朝最为重要的防秋措施有两项:一个是摆边,一个是烧荒。
摆边自不必多说,内涵就是通过调兵到边疆防守谓之摆边,摆边是一种分兵散守的方式,这项制度起源于嘉靖,目的在于各处分兵散守又各处加强,和以前的集中兵力“并守”有所不同;烧荒相比摆边的历史就悠久的多了,自先秦时期开始中原王朝就通过烧荒来防御北虏。
08
但是从明朝开始烧荒成为了每年必行的例行制度,所谓“汉家御虏无奇策,岁岁烧荒出塞北”指的就是明朝的烧荒政策。
烧荒指的是守边将士出塞纵火焚烧枯草的行为,这种行为就会导致蒙古人南下的时候越靠近内地越缺乏草料补给,对于后勤是一种负担,不利于南下入侵,有点类似于“坚壁清野”,都是通过断绝地方在周围的补给达成防御的目的。
明代的防秋自洪武以来到嘉靖时期,制度愈加完善,这也说明了北疆边患的愈发严重,明朝虽未亡于蒙古,然而实际上财政上却在不断被北方防御压榨,每年为九边以及防秋投入的大量钱粮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09
防秋实际上是针对游牧民族被动防御,其对北虏作用有限,然而却不得不一直推行这样的被动防守制度,因为自秦汉以来上千年时间,对于侵略性极强的游牧民族,中原王朝都缺乏有效的限制手段,只能不断的被动防御,凭借长城作为守备,或是出塞征讨,或是凭城而守,始终是没有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明朝亦是在九边耗尽财政,末期再也无法填满军费这个无底洞,最终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特殊的记忆点。

文章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网址: http://www.zgbjsdyjzz.cn/zonghexinwen/2021/0302/371.html



上一篇:中国唯一白种人民族,守卫祖国边疆千年,为纯
下一篇:知情的老照片,那时候激情澎湃,建设边疆热情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投稿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版面费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