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边疆写生风潮与油画民族化探索(3)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未完成的生动感 旅行写生不但要求画者精准的观察、造型能力,更需要有较快的作画速度。观旅行写生之作品,很多时候会觉得作品似乎没有来得及

四、未完成的生动感

旅行写生不但要求画者精准的观察、造型能力,更需要有较快的作画速度。观旅行写生之作品,很多时候会觉得作品似乎没有来得及画完就收笔了。这是写生这一艺术方式自身的特殊要求决定的。快速地写生就要求画家须从大关系上把握,没有时间拘泥于细部的刻画。然而少了精雕细琢的大手笔反而使画面显出雄豪、粗犷的气势,与古画学习、壁画临摹的经验正好契合起来。写生作为1940年代油画民族化的重要方式,其目的就是要使油画之写生获得中国绘画“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生趣。中国画讲“过于精谨,难免乏于生气”,中国画之写生不是“写死”,元人汤垕在《画鉴》中说道:“古人画稿,谓之粉本,前辈多宝畜之。盖草草不经意处,有自然之妙。”[8]可见“画稿”,这种看似未完成的作品反而极富生动感。我们也可以明显地从司徒乔的新疆写生及韩乐然的水彩写生中看到这种未完成的生动感。

司徒乔的《套马图稿》是他1944年新疆之行的代表作。新疆马雄壮、矫健,是画家最喜欢描绘的动物,为此画过上百幅速写。《套马图稿》色彩热烈奔放,笔触流畅自如,画家起了一个诗意的标题“生命的奔腾”。由于属于草图,画面不似严谨,但行笔更加具有节奏,使画面呈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韵律感。观者不仅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万马奔腾的动势,更能体验到画家汹涌勃发生命状态和充满激情的艺术状态。作品《天山放牧》绘于浅灰色的水砂纸上,用热烈、明快的调子,行云流水的笔触在蓝色与白色的交响中,生动地表现了初春时节冰雪解冻天山放牧的情景。司徒乔用1944-1945半年时间的旅行写生完成了250余幅作品,大都运笔流畅色彩丰富,画面生动富于节奏的把握,此二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五、结语

上文中笔者尝试结合中国古典画论分析1940年代边疆旅行写生风潮中油画民族化的艺术语言特色,但无论怎样,有一个前提是艺术家在探索油画民族化的过程中始终都以西方科学的写实主义态度为基础。他们都重视意蕴趣味的表达,但与文人画的“逸笔草草”有所不同,那种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的画面处理,都把持着严格的造型规律。从这个基础出发,董希文强调“中国画是重规律、重法则”,“中国画是肯定、明确的,形象不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9]“韩乐然在克孜尔壁画的临摹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他喜欢选取那种能够完整地表现人体结构的画面,特别是通过晕染法表现出人体的立体感的那些形象。画家是在提醒我们不能忘记这些壁画人物形象中,同样有类似欧洲传统绘画那种表现体积感、体量感的精神”。[10]又如1943年在敦煌,常书鸿问吴作人217窟的《化城喻品》图相比乔托的《小鸟说法图》怎样。吴作人答:“那还用说,我看乔托的画比这幅差多了。面对西方艺术,我们不仅不能妄自菲薄,还应该无比自豪。”[11]可见在传承和吸收民族传统艺术创作机制时,中国艺术家始终不忘的是与西方艺术体系做出比较,并主动地寻找那些既能体现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特征又不至于打破西方绘画表现方式的中西艺术之纽带。这一时期被挑选来担此重任的就是“写生”:写生将中国古代的“外师造化”传统与西方的对实物作画相对应了起来,一方面是当时西方“科学”思想在美术领域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又是连接唐宋美术大繁荣时代的桥梁。选择中西艺术理论中都提及的“写生”作为油画民族化的介入方式,既不忘传统又极具现代性,真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做法。

[1]邵大箴.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国油画100年[J].美术.2000(08).

[2]闻立鹏.吴作人的艺术道路[A].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吴作人研究与追念[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3]吴宁.艺术大师之路丛书——吴作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

[4]刘曦林.血染丹青路——韩乐然艺术里程与艺术特色[A].范迪安.热血丹心铸画魂——韩乐然绘画艺术展[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

[5]陈俊宇.韩乐然绘画语言及相关问题[A].范迪安.热血丹心铸画魂——韩乐然绘画艺术展[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

[6]明·沈周.题画[A].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7]龚产兴.中国现代美术大家评传——董希文[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

[8]林木,李来源.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9]龚产兴.中国现代美术大家评传——董希文[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

文章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网址: http://www.zgbjsdyjzz.cn/qikandaodu/2021/0122/365.html



上一篇:边疆走进新时代(外一首)
下一篇:边疆高职院校内科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改革调查分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投稿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版面费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