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人物考略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杨家将以宋名将杨业为代表的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以及女眷折太君、穆桂英等巾帼英雄及其部曲孟良、焦赞等,以收复此前被辽(契丹)占领的“燕云十六州”为己任,始终站

杨家将以宋名将杨业为代表的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以及女眷折太君、穆桂英等巾帼英雄及其部曲孟良、焦赞等,以收复此前被辽(契丹)占领的“燕云十六州”为己任,始终站在保卫中原各族人民生存的捍边御侮最前线,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其人其事,历史文献记载既多,小说戏曲渲染纷繁,民间传说遗迹更数不胜数①杨家将的遗迹:李裕民《杨家将史事新考》(《山西地方史论从》第一辑)称“山西、河北、陕西可以找到上百处”;《杨忠武祠》作者、《杨氏族谱》主编杨光亮先生见告“迄今北方各地发现杨家将遗迹逾二百处”;李爱军《飞狐上党天下脊·杨家将地名统计表》所列地名涉及18省市的345处。。

就早期有关记载杨家将的文献而言,当推宋人本朝《国史实录》、《续资治通鉴长编》、王偁《东都事略》、曾巩《隆平集》和元人徐大焯《烬余录》、脱脱主修《宋史》等。其中最原始最系统者,自是宋《国史实录》和《宋史》。惟宋《国史实录》固属残卷,尤《太宗实录》为甚,以至全不见有关杨业的记载。至若《宋史》,先有其主要所依据之宋《国史实录》,出于有宋一代惩于唐、五代藩镇之祸而重文抑武之风,是以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录失实”;后有元修《宋史》则草率其事,仓卒成书,漏略至夥,更撮取实录及诸家传记,随意删改,任所损益,是以辄相牴牾。相关小说、戏曲、民间传说实事求是,去伪存真,诚如前辈学者余嘉锡先生在《杨家将故事考信录》所说“杨家将虽小说……能与学者之作相表里”。[1]清代学界考据学鹊起,考杨家将者,迭有翟灏《通俗编》、[2]俞樾《小浮梅闲话》[3]、李慈铭《郇学斋日记》[4]等等。诸家之作,可谓开杨家将史事考证先河,功不可没。惟其考订,一般限于引据《宋史》,而对其诸如上述根本性缺憾,未能作出校订;其二尚限于就某些甚或个别问题的局部考证,是以辄因乖就舛,以讹致讹。

晚近考杨家将者,颇具代表性的有余嘉锡《杨家将故事考信录》[1]、常征《杨家将史事考》[5]、郝树侯《杨业传》[6]、李裕民《杨家将史事新考》[7]、《杨业考》[8]等。上述学界之作,大凡以唯物史观的视角来审视杨家将诸问题,取法史料记载,与小说戏曲、民间传说相表里,通过比对考证,力求还杨家将以本真历史面貌和历史地位。本文在诸家考证基础上,试图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手段与方法,着重就当年杨家将史地及人物生平事迹进行考略,以期为地方相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之研究与开发推波助澜。所见不到不当之处,尚望读者、方家不吝指正。

1.杨家将起于麟州新秦

宋欧阳修《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说:“君讳琪,字宝臣,姓杨氏,麟州新秦(州治新秦,今陕西神木北)人也。新秦近胡,以战射为俗,而杨氏世以武力雄其一方。其曾祖讳弘信,为州刺史。……君之伯祖继业,太宗时为云州(今山西大同)观察使,与契丹战殁,赠太师中书令。继业有子延昭,真宗时为莫州(今河北任丘北)防御使。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杨氏初微自河西,弯弓驰马耀(一作躍)边陲”。[9]宋曾巩《隆平集》说“杨邺(业),或曰继邺(业),麟州人”。[10]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说:周广顺二年(952)十二月“初,麟州土豪杨信,自为刺史,受命于周”。[11]按:欧阳修、曾巩、司马光三人与杨业父子皆宋人,都是生平年代最近而最早记载杨家将身世的人,又都是为文字斟句酌以谨严著称的一代文坛领袖和史学家,其麟州新秦说,自是最可资征信的。

诚然,也有文献记载“杨业,并州太原人”[12,13],抑或山西保德、河曲人①以杨家将为题材的一些小说戏曲里所谓杨业之父杨袞(杨信)称“火山王”、“火山刺史”,以至乾隆《保德州志》卷6说杨信曾为“火山节度使”。火山即“河曲”,而河曲自金代以来长期隶属保德州。。“并州太原”说主要出于泛指泛称。显然,无论杨家世居的河西麟州新秦,还是杨信在与麟州新秦一河之隔的河东的火山(河曲)一带雄其一方,抑或杨业自从“弱冠事刘崇”,长期战守的太原,唐、五代、两宋以来在建制上都通统隶属于以太原(并州)为首府的河东道、河东路。是以所谓杨家出身“并州太原”,或者“河东”、“山西”,可谓太原与河东、山西同义,如此尽管不具体确切,却既概括而又不失实,并不影响他本籍为麟州新秦。杨业殉国后,宋太宗特地颁《杨业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制》,优诏褒扬其“俾塞上之威名,本山西之茂族”。[14]②《宋史·杨业传》作“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事同此理,此“山西”也涵盖河东路所领河西的麟、府诸州县。

文章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网址: http://www.zgbjsdyjzz.cn/qikandaodu/2021/0303/378.html



上一篇:秦汉辽西史地考论之一以曹操征乌桓进军路线为
下一篇:论世纪中国史学界边疆史地研究的热潮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投稿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版面费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