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现状研究以云(2)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在边疆民族地区长期发展的历史环境中,多个民族之间交流、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在边疆民族地区长期发展的历史环境中,多个民族之间交流、融合,形成神秘奇特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不仅是本地居民传统的娱乐活动和村民仪式,更是吸引外地游客的金字招牌。事实证明,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彩的文化形态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面对市场经济的浪潮,将“民族文化”的原生元素融入地区产业发展的产业链中,树立“特色也是资源、特色也是优势”的理念,才能使民族文化产业成为广大民族地区村镇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在发掘、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以高水平的社会精神面貌来吸引“资本下乡”,[6]促进乡村经济的增长,让青山绿水和淳朴民风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因此,长远来看,发扬“民族文化”既能推进“人地结合”,给当地插上文化之翼,激发群众的创造力;也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使山美水美的乡村更加“心美”,真正全面、广泛,多层次、高质量地促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二、在摸索中前行:海口镇民族文化建设的成果

近年来,云南省委凭借境内多民族聚居的资源优势,多次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澄江县委县政府,积极落实上级指示,将文化建设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向全县;其中,海口镇作为汉、苗、彝三族聚居之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本文经过田野考察,以海镜社区汉族的“海镜花灯”、松元村彝族的“松元太平灯”、“草狮子”和海口社区苗族的“踩花山”为重点研究内容,以此梳理海口镇在民族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入围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取得“民族文化示范村”荣誉称号。海镜社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村落在明朝已初具规模;嘉靖年间福建龚氏来此定居,逐渐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在此世代传袭汉族传统文化,形成以捕鱼农耕为形式的生产方式和以积善行孝、重文立教为内容的家族文化,并通过花灯戏曲的仪式活动将民众情绪加以表达。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现代文明浪潮的冲击下,以花灯为代表的海镜优秀民族文化也变得岌岌可危,但在上级主管部门及怀着强烈乡土意识村民的热心关怀下,海镜社区的民族文化还是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

由于传统乡风文明及传统村落格局的典型性与相对完整性,海镜社区在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其间,文化强国理论不断深入人心,地方有识之士龚绍发等人也勇担重任,捐资出力恢复海镜社区花灯表演的传统。表演海镜花灯一方面可以娱乐村民、强健体魄,并成为村级春节联欢晚会的主要演艺内容;另一方面以花灯戏为载体,在剧本创作上,与时俱进,积极宣传国家政策、法规等内容。以环保宣传为例,2018年海镜花灯编排环保剧目5个,开展集中宣传展演55次,生态环保理念根植民心。[7]

因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积极效果,海镜社区获得“民族文化示范村”的荣誉称号。同时,为进一步彰显传统村落的魅力和弘扬时代风貌,海镜社区修缮古戏台,并在重大节日庆典活动时,积极组织花灯表演队登台演出,或者外出进行商演或义演。随着抚仙湖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的花灯表演为抚仙湖优美的自然风光增添几分历史底蕴与人文气息,海景社区的民族文化建设成果斐然。

(一)建立民族文化广场、民族文化墙及传习馆等民族文化承载地

松园村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地村,以彝族为主,苗、汉杂居,民族风情浓厚,民俗活动保存较为完整。该村彝族每逢年终和春节伊始,都会演唱太平花灯祈求吉祥。长期以来,举行庆典时无一块较好的场地。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松园村在村委会附近建立了民族文化广场,并附带篮球架、健身器材等体育活动设施,成为该村民众举行各种民俗活动和日常休闲娱乐的固定场所。同时,随处可见的彝族文化墙,生动再现彝家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少男少女形象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民族舞乐等,为当地增加了一道亮丽的民族文化风景线,且于无形之中增强了当地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针对松园彝族村特有的太平花灯、草狮子舞等民俗活动,政府拨专款修建文化传习馆。传习馆外墙体,以文字和彩绘形式简介了松园太平花灯的来源、程式、形式等内容,普及太平花灯的基本知识;传习馆内,工作人员定期举行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老一辈传承人在此将技艺向新人传授,表演者之间相互交流表演心得,民族文化工作者亦时常到馆内进行文化调查、指导。民族文化广场、文化墙及传习馆等文化承载地的建立,为海口镇民族文化的持久兴旺牢固根基。[8]

文章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网址: http://www.zgbjsdyjzz.cn/qikandaodu/2021/0314/395.html



上一篇:近现代边疆外文地方文献的整理选题与特点把握
下一篇:边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投稿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版面费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