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的几个问题(3)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边疆地区自然和历代等原因的影响,社会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呈现高速增长状态,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迄今为止边疆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普遍低于内地,

边疆地区自然和历代等原因的影响,社会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呈现高速增长状态,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迄今为止边疆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普遍低于内地,边疆与内陆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带、中部城市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是造成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历史经验还表明,在一些发展相对落后、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往往是分裂活动相对猖獗的地方。边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边疆人民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全国的稳定与发展。如果边疆的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过低水平势必会对国家长期繁荣稳定造成消极影响。只有加快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才能实现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

(二)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且易引发国际争端

边疆地区地理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气候条件严酷而多变,大多数位于崇山峻岭和戈壁沙漠之间,具有“高海拔、严寒和干旱”的基本特点。青藏高原高寒缺氧,云贵高原熔岩和石漠化范围大而耕地面积少,新疆、内蒙古地区拥有沙漠、戈壁,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经济的难度都较大。在这种自然生态环境下,边疆地区的生态资源也相对脆弱,生物链简单,系统阻力和恢复能力差。一旦被摧毁,它将需要很长时间来修复。对云南香格里拉圣湖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2006年电影《无极》的教训,仍然是一个长鸣的警钟。

边疆地区是我国一些大河的发源地。边境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仅对国内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会影响国际生态安全。例如,雅鲁藏布江起源于中国的西藏,被西藏人民奉为“母亲河”。从西到东,它穿过西藏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流入印度,然后流经孟加拉国与恒河相会后注入孟加拉湾。2017年11月18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发生里氏6.9级地震,由此引发的山体滑坡和崩塌导致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境内的河水变黑,印度媒体不了解原因而抱怨是中方在上游施工而造成水污染,进而引发国际争端,上升为中印双方的外交问题。

(三)开发与赚取商业利润之间存在矛盾

边疆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许多传统的、民间的文化保持了较好的原生状态。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原态原样的民俗传统和生活习惯保存得较为完好,这些异质性因素都是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吸引无数旅游客商和投资者的重要因素,发展文化旅游,无疑是实现边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边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效益,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创新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然而,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开发商往往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一种有选择的发展,以经济价值为标准。有经济价值的必定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而经济价值低或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但需要较多资金投入、开发难度较大的某些传统手工技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没有优势,面临消失或濒临消失的境地。

在开发过程中,为了追逐商业利润,对民族文化加以误读,甚至增加猎奇心理而进行虚假宣传的现象也为数不少。例如:“走婚”是泸沽湖摩梭人的一种对偶婚姻制度,这种“男不婚女不嫁”的婚姻制度是符合当地道德规范的。摩梭人以传统的文化习俗规范建立了严格的性爱观念、道德标准以及价值观念,确保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在如今的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部分商家为吸引游客将走婚习俗进行暧昧宣传,误导部分游客抱着“猎艳”的心理而走进泸沽湖。这种为赚取商业利润而故意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误读和曲解,将会对民族文化造成极大的破坏。另外,在追逐商业利润的过程中,往往会迫使工序复杂的传统文化工艺发生变异。比如,在近年兴起的旅游村寨中,将以往视为禁忌的传统习俗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表演的内容进行“贩卖”;或是在民族服饰的加工制作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使用机器缝制代替手工制作、工业染制代替传统植物染料。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短视行为,将加速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对民族文化的生存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随着传统文化的消失,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将会消失。

(四)境外势力意识形态安全渗透影响严重

在和平、发展与合作已成为世界发展主题的大环境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失仍然是国外分裂势力和敌对分子文化渗透的最前沿。随着国际和平事业的发展,他们全盘西化、分裂我国的政治图谋并没有停止甚至放松过。西方敌对势力也在关注我国的边疆地区,各种文化渗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和边境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西方敌对势力试图寻找机会分裂中国的居心并没有停息。

文章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网址: http://www.zgbjsdyjzz.cn/qikandaodu/2021/0313/388.html



上一篇:云南边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分析以边疆五所
下一篇:近现代边疆外文地方文献的整理选题与特点把握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投稿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版面费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