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魏源的边疆史地研究述略(3)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关于民族矛盾清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但是其民族问题也很复杂。魏源重视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当然也很注意对这方面进

(二)关于民族矛盾清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但是其民族问题也很复杂。魏源重视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当然也很注意对这方面进行研究和整理。在魏源看来,民族间矛盾的激发大致不外乎以下几方面:一是像噶尔丹、罗卜藏丹津、大小和卓木等一小撮民族分裂分子野心膨胀,妄图霸据一方。特别是厄鲁特之准噶尔,“掳掠驱载,惟其所欲”,【魏源:《圣武记》卷4《乾隆荡平准部记》,第156页.】不仅严重威胁祖国的统一,同时也给西北边疆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等赤裸裸的民族压迫和掠夺,当然是不得人心的,中央政府将其荡平,完全是应天顺人的正义行为。二是宗教因素的影响。如回教(伊斯兰教),魏源指出,回教在维吾尔族和回族中几乎是全体一致的信仰,穆斯林对和卓的敬信不亚于蒙藏人对达赖喇嘛的信仰,大小和卓木就是利用他们在维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进行叛乱。后来张格尔及其后人多次被外国势力利用,在回疆煽惑维吾尔族人民也是利用和卓问题大做文章。三是清朝官吏的腐败。魏源说:“积怨则变,昔今一辙。”【魏源:《圣武记》卷7《道光湖粤平瑶记》,第325页.】比如说道光初的回疆之乱,虽有张格尔煽惑,但祸根其实早就种下,那些官吏的倒行逆施早已大失回众之心。这些人“视换防为利薮”,服食日用无一不取于阿奇木伯克,伯克更借供官为名,“敛派回户,日增月甚”,“又距伊犁将军遥远,恃无稽察,威福自出”,【魏源:《圣武记》卷4《道光重定回疆记》,第182页.】回户积怨至深,因给张格尔之流以可乘之机。其他像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乌什之变,乾隆三十二年(1767)的吉昌之事,道光十一年(1831)的湘粤瑶民之乱,据魏源分析,又哪一桩不是出自官逼民反?魏源在《圣武记》中愤怒地谴责了上述野心膨胀的分裂分子和破坏统一、制造民族矛盾造成边疆局势动荡不安的不法官吏,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和好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三)魏源关于增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凝聚力的经验总结第一,对内要修明政治,以张国势。魏源在《圣武记叙》中开宗明义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内不在外,最根本的出路在于修明政治、广揽人材,这样,国势自然强盛,四夷宾服,这叫做“战胜于庙堂”。他阐释道:“先王不患财用而惟亟人材,不忧不逞志于四夷而忧不逞志于四境。官无不材,则国桢富;境无废令,则国柄强。桢富柄强,则以之诘奸,奸不处;以之治财,财不蠹;以之?器,器不窳;以之练士,士无虚无。如是,何患于四夷,何忧于御侮!”【魏源:《圣武记·圣武记叙》,第1页.】第二,对各族要恩威并用,贵在服心。魏源认为坚决打击民族分裂势力,保持一定高压威势是完全必要的,这也是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和好的前提;若不以军事为后盾,一味待之以善,只会助长其骄横,产生轻我之心,事反不谐。魏源曾说:“虽云地利不如人和,而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则形可势禁,未尝不可以扩论世之胸,资远猷之告。”【魏源:《圣武记附录》卷12《武事余记·掌故考证》,第501页.】以准噶尔为例,魏源指出,三次重创准部,中央政府牢牢掌握了主动权,“制夷之权在中国,乞款之诚在外夷,故能以战为和,以剿为抚”,“从未有兵未交,绥寇未退境,即与为城下之盟而能使其贴耳,制其猖獗者”。【魏源:《圣武记》卷3《雍正两征厄鲁特记》,第147页.】魏源特别赞赏清朝每年在塞外举行“木兰秋”大规模狩猎活动,认为通过“木兰秋”使蒙古各部感受到天朝磅礴的气势,“寓绥远于训武”之中,同时也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和接触,增进了了解。第三,慎选边吏;并对其进行严格考核。许多民族矛盾的酿成实际皆因边臣鱼肉百姓所致,因此边臣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和谐,不可等闲视之。魏源认为,清廷应该从历次变乱中吸取教训,加强管理,严格各城积弊,减轻回民负担,团结其大多数,少数不逞之徒就兴不起风浪来。第四,审慎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宗教问题在边疆民族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不言而喻,对其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边疆的局势安危。魏源认为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皇清能并回部,不能使天山南路舍回教而被儒服;能服番蒙,不能使西藏、漠北舍黄教而诵六经;鄂罗斯兼并西北、英吉利蚕食东南而不能使白帽、黄帽之方,尽奉天主教”,因此应该“因其教,不异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魏源:《海国图志》卷71《南洋西洋各国教门表叙》,第1页.】顺势化导。

文章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网址: http://www.zgbjsdyjzz.cn/zonghexinwen/2020/1103/331.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投稿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版面费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